一把普普通通的竹蔑條,可以玩出什么花樣?走進位于舒城職業(yè)學校的非遺竹編傳承工作室,一股清新的竹香撲面而來。工作室四周的展柜上擺放著竹子編成的水果籃、茶點盤、花簍、扇子、提籃,墻上掛著竹編匾畫、竹制掛件等工藝品,充滿了藝術的氣息。
6月12日上午,由舒城職業(yè)學校非遺竹編工作室承辦的“非遺竹編進課堂,我為非遺巧傳承”實踐活動——以竹編為載體的“竹編藝術·龍舒貢席”培訓課程在舒城職業(yè)學校竹編實訓室開展。此次活動有39名學生參加,共同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竹編技藝的特殊魅力,提升學生對傳承非遺的責任感和幸福感,培育健康文明昂揚向上的校園文化。
課程邀請國家級非遺竹編傳承人蘇成軍老師進行授課。課堂上,蘇老師先將制作材料分發(fā)給大家,結合PPT向學生們講解傳統(tǒng)竹編文化和竹編的基本知識,耐心講解編織過程及注意事項,細致地傳授編織技巧,讓同學們在實踐中接受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浸潤和熏陶。
本次竹編藝術手工體驗活動,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第二課堂體驗,也讓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提升了動手技能,感受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和工匠精神。大家對于本次活動也感受頗多,紛紛表示,能在繁忙的學習之余參加這樣一場既放松心情,又能陶冶情操的高品質活動非常有意義,希望今后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走進校園。 (德育處 金琦)